曝光留学英国防骗绝招,保障你的留学安全!
马上迎来英国开学季,首先再次恭喜同学们拿到满意的offer。即将踏上英国的求学旅程,等待你的是美好的留学生活,新的朋友以及全新的环境,在充满期待的同时小编这里也想提醒一下大家注意防骗。
对于刚刚抵达英国留学的人来说,人生地不熟,还没有适应当地的生活,正是骗子们可以钻空子的好时机。
今天,小编就来跟大家仔细说说骗子有哪些五花八门、层出不穷的骗人手法,又如何在英国有效防诈骗。
01
私下换汇
案例:某中国公民在二手物品交易微信群中联系私下换汇。诈骗分子为骗取当事人信任,提出可以某餐馆为中介进行交易。当事人首先将人民币转账至诈骗分子账号,后从餐馆提取现金。在当事人准备结束交易离开时,被餐馆告知未收到诈骗分子转账,并被强行索回现金,导致财产损失。
注意事项:杜绝私自换汇、不贪方便的现象。通过微信和小红书等社交媒体进行联系私下兑换外汇,有很高的资金上当受骗的风险。即便用“优惠汇率”兑换外汇获得成功,但实际上仍有为犯罪集团所利用而不自知地进行洗钱犯罪的危险,并有可能受到执法部门的惩罚,从而影响到求学,就业及正当居留。
02
租房诈骗
案例:某中国留学生在“小红书”上联系租房,在诈骗分子安排看房后同其签约付款,但准备入住时发现房主另有其人,诈骗分子并无出租房屋资格,造成租金被骗。
注意事项:避免通过非正规渠道出租房屋。通过正规渠道出租住房,并在签约支付之前对中介资质,业主资质及住房情况进行仔细验证。
03
虚拟货币诈骗
案例:某中国公民在社交媒体上联系购买比特币,向诈骗分子转账后,诈骗分子未向其提供比特币,致使财产损失。
注意事项:防范虚拟货币交易风险。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具有匿名、难以追踪等特点。虚拟货币交易极易被骗,造成财产损失,同时也存在被犯罪集团利用进行洗钱的风险。
04
电信诈骗
案例:一位中国留学生接诈骗分子的电话,称自己参与了一起刑事犯罪并即将引渡回国量刑,如果不愿意量刑需配合侦查。诈骗分子利用各种仿造文件,证件和话术逐步取得了当事人的信赖,并表示如果将巨额款项注入“安全账户”,就可以避免引渡判刑并在事后退还款项。当事双方转走了全部存款,诈骗分子仍然不甘心,让当事双方自导“绑架”,然后要家属的钱。当事方家人误认为小孩被绑架后,立即又将钱转至诈骗分子的帐户上,致使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双重威胁。
注意事项:谨防电信诈骗。凡接到自称中国驻外使领馆、国内公检法机关、快递公司、通信公司等来电,内容涉及信函、文件或包裹内容表明当事人涉及“洗钱”、“走私”等案件的,或以任何名义索取当事人姓名、住址、家庭情况、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以及转账、汇款等要求的,可确定是电信诈骗,应马上挂断电话,不要跟他们聊天,谨防被录音。如有疑问,可向中国驻英国使领馆或外交部12308热线求证。
这些都是在英国经常会遇到的诈骗种类,我们在生活中千万不要放松对它们的警惕,也不要让不法分子钻空子。如果你不幸受骗了,请在第一时间报告英国当地警方,报告国内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,尽快与我开户行取得联系,请求采取相应的止付和冻结措施。如果不能直接到国内公安机关举报,可以通过国内近亲属进行及时举报,到举报地的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求助,或者拨打110之后让他们帮忙转接到反诈中心。
建议下载“国家反诈中心”小程序(有报案和来电预警功能),学习防诈知识,提高防范意识。
主要联系方式:在英国报警可拨打999(非紧急情况报警拨打101)或登录网站 https://www.actionfraud.police.uk/(请复制链接至浏览器打开);在中国报警或联系中国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,可拨打110报警电话。
外交部全球领保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:+86-10-12308或+86-10-65612308
中国驻英国大使馆:+44-7810792326
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馆电话:+44-161-2248986
中国驻爱丁堡总领馆电话:+44-131-3374449
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馆电话:+44-7895306461
以上就是《曝光留学英国防骗绝招,保障你的留学安全!》介绍。出国留学网,专业留学移民服务平台。快速了解留学移民政策、留学移民中介服务等,欢迎在线预约咨询。